必赢电子游戏网站

学生工作

学生风采

当前位置: 73882必赢欢迎光临网址 >> 学生工作 >> 学生风采

情牵学子,倾注温暖力量;心系科研,诠释责任担当

发布日期:2020-03-19 13:30:30    作者:73882必赢欢迎光临网址73882必赢欢迎光临网址团委     点击:


【基本信息】

张运波,男,汉族,198110月生,中国民主同盟会盟员,73882必赢欢迎光临网址副教授。

【事迹简介】

他是“学生最喜爱的老师”,和学生亦师亦友,用心疼爱学生,润物无声。多年来,他坚持给班级每位同学手写贺卡,和学生促膝谈心,为经济困难学生垫付学费,为贫困生资助生活费。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他每天惦记着学生的安危,通过QQ和微信联络,竭力为学生排忧解难,做到了有求必应。他潜心研究两湖地区水稻节氮高效栽培技术,完成的《超级杂交稻节氮抗逆稳产栽培配套技术》在南方稻区累计推广了近1500万亩,产生了良好的环境与社会效益,被《科技日报》头版报道。以产业和科技扶贫为己任,作为湖北省科技特派员,他常年深入田间地头,培训新型农民和农技人员2400多人,点燃了现代农业的星星之火。

【所获荣誉】

2014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5年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进步三等奖,

2017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作为“学生最喜爱的老师”,他长期从事作物栽培生理研究,被学生亲切地称为“波波老师”。他对待学生无私,对待科学严谨,对待事业上进,对待生活乐观,如同那稻田中的一汪水,静静流淌,润物无声。

用爱助力学生成长

在同事的眼中,张运波充满活力,无论多忙多累,他都会用心上好每一节课。结合自身科研经历,通过精选图片、趣事分享,他将原本枯燥乏味的专业课讲得生动有趣。在他的课堂里,学生总是全勤,时常还能看到慕名旁听的老师。

在学生眼里,张老师平易近人,只要他们有困难,他总会及时主动地提供帮助。农学卓31701班的卢泽如同学向教她专业课的张老师求取一种做实验用的水稻种子。张老师手头没有,但他丝毫没有推诿,而是亲自带着她,一连找了三位拥有该稻种的学院教师,不巧他们都没在办公室;他又逐一与老师们电话沟通,最后终于为卢同学找到了需要的稻种。事情虽小,却温暖人心,在学生心里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我皮老,晒伤了没事,你们可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哦!”每年的课程实习,张老师总会带着学生们走入田间,挽起裤腿与他们一同“劳作”,并手把手地提供指导。2018年暑假,正在田间试验的实习生邓俊,因未穿防晒袖套,胳膊被晒得通红,被水稻叶刺破后疼痛不已。发现情况后,张老师立即脱掉身上的防晒衣给邓同学穿上,还从车上拿出药膏,细心地涂抹在他的伤口上。

为班级里的每一位同学手写贺卡,这是张运波长期坚持的习惯。“你既然认准了一条道路,何必去打听要走多久?”来自新疆的农研1801班的张一林说:“就是这样朴实的一句话,激励了我大学四年。毕业工作2年以后,我回校考研,这期间,张老师一直默默支持着我,陪伴我一路前行,直到考取本校研究生。他是我由衷感激的人!

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迅速席卷全国,在疫情的重灾区湖北省,张运波利用各种新媒体工具广泛宣传防护方法,及时发布相关政策和要求,实时统计学生居住地址及健康情况等信息,竭力为他们排忧解难和进行心理疏导。学生在家无法下载论文,他便将论文下载好发给学生,指导学生写论文。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使命与初心。

用情化解学生困难

“我知道,很多同学在求学路上都面临着一定程度的经济困难,但请你们相信,这些困难只是暂时的,未来的日子终会因自己的拼搏慢慢变好!你们要好好读书,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我一定会尽己所能地帮助你们!”长期以来,张老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每次出差回来,他都会带些特产到实验室和学生们一同品尝。“六年来,张老师和我亦师亦友,他帮我度过了很多难关,他的恩情我将永远铭记于心。”在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留学的博士生刘科感慨道。

2013年,他发现自己带的一名实习生情绪异常低落,便主动与其谈心。学生感动万分,主动道出了心中的“难言之隐”:父亲过世不久,母亲又患重病,他立即上报学院领导,为该生成功争取了临时困难补助。随后,刚刚就业的他省吃俭用,从工资里挤出一部分钱打到了该生的银行卡,并帮其找到了一份待遇不错的工作。

“这张特殊的火车票我永远都不会丢弃,因为它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目前在中国水稻研究所读研的刘少文至今仍记忆犹新:2017年,他第一志愿报考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所研究生,未被录取;准备放弃时,张老师想方设法为他争取了中国水稻研究所的调剂指标,还帮他买好了赴杭州面试的车票。

来自湖北巴东的农卓产31601班学生冯向前,于201812月通过了去马来西亚游学的选拔考试,学校补贴之外,还需缴纳10000元学费;因为家庭经济困难,父母建议其放弃游学。听闻消息之后,他及时劝阻了学生家长,并承诺钱的事他来想办法。来自湖北黄冈的18级研究生陆某因家境贫寒,一时凑不齐学费,见状,他果断为其垫付。

5年来,他还为近20名考研学生支付了政治、英语辅导班费用,并时常为家庭困难的学生考研复试支付路费。

用心浇灌科研稻田

出身于农民家庭的张运波,怀揣着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深厚感情,毅然选择走上了农业科研之路。他常说:“科研路上有运气,但无捷径;要做出成绩,只有多投入时间工作,多沉下心来思考。”为此,入职学院以来,他一直延续着没有寒暑假、没有周末、晚上10点后下班的工作模式,在嘈杂的白天忙于应付日常琐事,寂静的夜晚则倾听初心、沉潜治学。

平时,除了出差,张运波的生活基本在实验室或试验田度过。每学期的开学第一课,他总会发自肺腑地告诉学生:“农业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也是一个非常艰苦的行业。水稻扬花抽穗在8月上中旬,在酷暑烈日中深入田间地头,需要一份恒心。”正是凭借着这份淡泊名利、踏实苦干的恒心,七年来,他先后主持了教育部博士点专项基金、行业专项子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和子课题等多项科研项目,完成的《超级杂交稻节氮抗逆稳产栽培配套技术》在南方稻区累计推广了近1500万亩,产生了良好的环境以及社会效益。以产业和科技扶贫为己任,作为湖北省科技特派员,他常年深入全省水稻主产县的田间地头,培训了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技人员2400多人,先后获评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中华农业科技奖三等奖1项。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在漫长而伟大的育人旅途中,张运波无怨无悔地坚持着;在枯燥而艰辛的科研道路上,张运波勤勤恳恳地探索着;他用自己朴实无华的行动,谱写了一曲新时代农业教科研工作者的时代赞歌!

返回顶部